心电监护操作流程

答:1.指甲床条件不良:如灰指甲、涂指甲油等。
2.动脉内血流下降:休克、低温,应用了血管活性药物,贫血。
3.受血液内或皮肤上其他物质的干扰。
4.周围环境的强光线的干扰(可用不透光的物质遮盖传感器)。
三.测压不可靠或测压时间延长的原因。
答:1.病人移动、发抖或者痉挛;
2.心律失常,极快或极慢的心率;
3.血压迅速变化;
4.严重休克或者体温过低;
5.肥胖和水肿病人。
四.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。
答:1.病人的安全。
2.尽量减少噪音干扰。
3.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,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。
4.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,而应是安全范围。
五.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 。
答:1.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:(1)频率大于100次/分;(2)节律规则;
(3)P波在Ⅰ、Ⅱ、aVF导联中直立。
2.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点:(1)频率小于60次/分;(2)节律规则;
(3)P波在Ⅰ、Ⅱ、aVF导联中直立。
3.房颤心电图特点:(1)P波消失,代之以大小不等、形态不同的f波;
(2)心房频率在350~600次/分之间;
(3)心室率依快慢分为三种类型:慢速型为心室率≤100次/分,一般在60~100次/分之间;快速型为心室率在100~180次/分之间;特快型为心室率在180次/分以上;
(4)QRS波群形态多数正常;但如合并室内传导阻滞则呈相应的改变。
4.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:(1)提前出现的P′波,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;(2)P′-R间期>0.12S;3、代偿间歇不完全,即早搏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小于窦性P-P间期的两倍。
5.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:1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,时限>0.12S,其前无P波,继发S-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;2、联律间期恒定;3、代偿间期完全;
4、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、形成二联律、三联律、成对室早、连续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形成短阵室速。
6.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:1、有连续3个或3 个以上的室性早搏; 2、QRS波宽大畸形,时限超过0.12S,心室率100-250次/分,频率规则或略不规则,T波方向与QRS主波相反;3、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(房室分离),但P波频率大于QRS波群频率,可见心室夺获或心室融合波。
7.心室颤动心电图特点:心电图呈形态、频率、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,频率为150~500次/分,无法分辨QRS波群、ST段及T波。
8.心室扑动心电图特点:心电图呈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,频率为150~250